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
今年以来,数字经济浪潮席卷A股市场,数字经济被视为未来十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
华富数字经济拟任基金经理黄星霖扎根TMT产业研究十多年,积累了从电力设备到计算机、通信、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经验,建立了一套以流动性拐点和产业趋势为基础的投资方法论。
黄星霖认为,任何投资回报都是时代的馈赠,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正式来临。现阶段,数字投资可更多关注拥有数据的公司。
流动性拐点叠加产业趋势向上
搭建投资框架
黄星霖,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,曾在湘财证券、万联证券、浦银安盛基金等机构担任研究员;2022年8月加入华富基金。
在过往多年的投资研究中,黄星霖摸索出一套“微观流动性拐点叠加产业趋势向上”的投资方法论。他从“自上而下的流动性分析”及“自下而上的产业趋势判断”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投资框架:流动性方面,过去市场喜欢用M2来观察资金面流动性宽松与否。而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,上市企业越来越多,用M2作为观察指标边际作用已不太明显。增量资金带来大微观流动性变化更为关键。
其次,在产业趋势方面,他认为,通过数据来驱动经济发展是可行的。互联网的海量存储和云计算近二十年的发展,可以提供足够多的低成本数据原料和足够快的低成本计算基础;这两者同时具备才形成产业拐点到来的先决条件。
“AI投资具备产业趋势向上的基础。”黄星霖强调,“数据、算力、算法这三个基础条件都已具备。政策又催化了数字经济的到来。”
数据列为第五生产要素
投资价值刚刚体现
黄星霖分析,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日前印发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,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,提出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,A股市场对数字经济的关注度持续升温,数字经济大有可为。
“国家2021年把数据列为第五生产要素,而数据对各行各业的改造,包括数据的价值刚刚开始体现。”在他看来,“第五生产要素”意味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对于产业的影响会逐渐提升,大数据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取代土地财政,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。
“过去十年是消费的十年,而未来十年将成为科技的十年。”在黄星霖看来,数字经济=数据要素+经济(数字产业化,产业数字化等)。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,因此,拥有数据或者有数据运营权、定价权的公司将会直接受益。此外,随着数据入表的落地,一些在垂直领域拥有独特数据的公司将收获可观利润。其它相关企业还包括为数据提供服务的公司,比如从事数字存储、清洗等业务的公司,未来也可能受益于数据应用的大市场。“数据应用,即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的想象空间最大,需要在商业模式上作更多探索。”
“当下阶段,我们更多的关注那些拥有数据的公司,同时也要持续跟踪哪些行业应用正在基于数据产业发生变化,哪些商业模式有望落地。”黄星霖说。
谈及华富数字经济混合型基金与其他数字经济主题基金的区别,黄星霖表示,华富数字经济专注于数据这条主线去挖掘投资机会。在组合构建上,聚焦数据专利、数据应用等方面,不会过多地漂移到传统的信息化公司。